浓雾弥漫整个中国馆 2011-04-01 10:32:4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天乙 点击:
徐唯辛的《众生相1966-1976》,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当代艺术作品,它指涉了“文革”这次发生在中国1949年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政治运动与社会变革事件。这是一部浓缩了艺术家数十年思忖、承载了艺术家独立和普世历史观以及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鸿篇钜制。

绘画、影像、行为等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构成了《众生相》特有的综合型艺术表现形态与特殊的艺术语言。

 

在艺术批评领域,对《众生相》质疑最多的是它的艺术语言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批评家杜曦云和吴味。杜曦云认为,这部作品无法从绘画意义上加以探究,这种用绘制肖像的形式来表现观念的作品并无新意,甚至认为完全可以采用照片放大来实现这样的效果。吴味认为,《众生相》非特定的语言符号组合方式,无法营造一种特定的艺术语境(情境),这种特定的艺术语境能够让人自然和必然地看到(联想到)作者发现的独特的“文革”问题。这几种看法大体上可以概括否定者的观点。我认为,这些观点是因为没有综合地客观地把握《众生相》、仅仅从一个元素或者一种思维路径界定《众生相》所造成的。

 

与其说徐唯辛的《众生相》是架上作品,我更愿意把它称为综合型展览艺术作品。意思是,这部作品必定不同于普通的架上作品,并非纯粹的绘画作品甚至主要不是绘画作品,因为绘制上百幅大幅人物肖像,尽管可能从狭义的、既定的绘画语言的层面传达艺术家的某些情感和思想,但是在《众生相》系列肖像中,艺术家并不追求这种绘画语言的功能而力求还原当年的人物形象,甚至并不在乎采用何种媒介以及单幅肖像的意义,我们看到后期绘制的肖像就有意去掉了绘画痕迹,采用“扫描”抑或“幻灯”的视觉模式,对“文革”当事人包括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工人、艺术家等等进行具象的、具体的呈现,追求的是所选取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群体所指涉的那个事件,以及这些人物的现实遭遇和命运,尽可能清晰地还原那个事件的客观真实性,重心是回答“我们做了什么”这个范畴或畿域,体现的是关于社会的思考建立在何种维度以及基于何种目的、以何种方式介入社会【4】。因此,艺术家后来干脆将人物简历抄录在肖像上,既作为视觉媒介又丰富了信息量,使观众把人物与他彼时的所作所为更加紧密地勾连起来,使重心由视觉范畴转移到思辨范畴。抄录人物简历的行为元素也得到艺术家的高度重视,或者邀请与人物有直接社会关系的人士抄录,或者由艺术家自己抄录,都能够达到释放情感和缅怀的目的。在展览过程中与肖像、简历同时出现的还有相关视频采访,用肖像和简历之外的艺术元素来充实和完善其历史现场,使观众能够获得更多更真实的历史现场感。在这种作品的结构模式中,肖像绘制无非就是因为徐唯辛是画家,当然地选择了绘制肖像的方式而已。因而单幅肖像在作品中是没有完整意义的,只不过是作品的一个局部,一个元素,一个细节而已,平时展出的部分肖像和视屏影像,也只不过是作品的局部罢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