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般的生活,彩虹般的生命——谈周春芽的艺术
0条评论 2013-08-02 17:43:2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胡永芬

汶川大地震:五彩基金

 关键词:灾难、公共性、生命、希望

川蜀天府之国的丰腴自足,为一代代人提供了不同于京沪都会的生命场景,看都江堰旁的几里长席,乘凉野宴赏桃斗牌,一派松散的古意宽容,更可以了解到长于斯的周春芽,为何总能有着热情又无争的襟怀。

周春芽看似我自为之,关注总聚焦在触手可及的眼前方寸,对社会政经脉动淡定远观的生活轨道,但是在二〇〇八年五月汶川大地震后,他的生活也被这场灾难震出了一个大弯道。在几次进出灾区后,他想出了一种自己能够真正实践的模式投入并且力行。率先捐出一百万的周春芽,在“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下成立“五彩基金”。 基金每年由他提供基本捐助外,还透过其专业领域的影响力,集合艺术资源,募集更多社会捐助,为残疾人士提供教学、展览以及艺术交流的平台。

“五彩基金”工作目的以艺术教育为基础,开展“艺术助残计划”。首期特别针对“5.12地震”致残的学生,以艺术形式为这群孩子提供心理康复治疗,着重培养艺术技能,为其无偿提供艺术学习的管道及资源。难能的是,“五彩基金”一开始并不以广泛夸饰的艺术治疗作为策略,而是笃实地让艺术家和因川震致残但具有艺术天赋的孩子携手;透过上门教学、个别辅导的“艺术流动教室”模式,把艺术专业老师、教学用具及流动图书馆送到每一个教学基地及残疾学生居住点,进行现场授课,解决因行动不便及地区分散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受他的号召很多艺术家共襄盛举,曾梵志甚至加入设立独立基金项目,艺术家们找到一种不与社会组织谋合,但又能奉献专业的方式,去介入及弥补巨大天灾所带来的憾恨,并且依此传达出自我存在的独特能量。

“五彩基金”就像是暴雨之后的生命颜料,在这些原本晶莹漂亮的残疾孩子脸上,映上斑斓而充满无限可能的虹彩。让他们能懂得自己与别人真正的不同,不在于外在的区别,而是在于努力挖掘内在的才华与对外在坚定的温暖理解;这和周春芽一贯的生活态度及创作核心是殊无二致的。

在未来,这项基金还希望尽可能平等地帮助到每一位有艺术梦想的残疾学生,让这群关闭了某扇窗的孩子,透过艺术找到自我的另一扇理想之门。对周春芽来说,这可能已经是他这个原本应该完全属于他的艺术的、非常私人性的生活,拨出一块奉献给公共性参与的极大值了,生活与创作的时间无论再怎么忙碌、压缩,“只要是五彩基金需要我的事,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到。”即便是已经组织化的常态运作,但所有大小活动还是需要他的加持以争取更多的曝光、更多的资源,这个承诺,周春芽从不打折。一向不与人争锋的他,仍是以一种非常边陲无争、但却能切中核心的方式去实践。

小结

我们总是必须就一个艺术家的生命史与他的艺术相互参照,以检验艺术作品背后真实的支持系统与动能。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的艺术家,周春芽衷心的豪情,是终究能以他的艺术,主动反馈、影响、带动和开拓一个时代更具有生命情致的审美趣味。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忠诚地借用自己的天才服务于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经验、生命经验,对充满纷扰苦痛的人世提供幸福的正向能量;作为一个成名的艺术家,他慷慨地切割一部份的自己贡献给公共性事务,以长期而持续的实践行动,许给弱势的残疾儿童一个踏实可及的幸福未来;作为一个朋友,春芽在率性平常的往来中,总是体贴着他人的感受,是一种毫不刻意、却非常细腻而自然的、春阳般的和煦温热而没有压力的体贴。

周春芽以他纵情烂漫、非常入世圆融而有充满了温暖与真情、与人为善却在底线之外绝对不为的个性,怀抱着热切而饱满的情感,迎面对着残酷世界。

【编辑:田茜】

编辑:田茜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