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般的生活,彩虹般的生命——谈周春芽的艺术
0条评论 2013-08-02 17:43:2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胡永芬

这个人、他的生活、他的艺术

关键词:真实性、戏剧性、沉淀、转折、人形、大破大立

在日常中,周春芽是一个热爱俗世生活,舒散温和而真情烂漫的朋友;在人群之中,周春芽是一个圆融温情,光芒四射的明星;但在创作上,周春芽却是一个精神力量凝聚,生命勃发,才情饱满彷佛永远无枯竭之虞的艺术家。他的创作跟他最切身的生活内容与情感有着百分之一百绝对性的关系,因此,他在艺术上开发、创造的能量固然来自于他个人的现世生活,他在创作上所遭遇到的挫折、迟滞、沉淀、与转折,便也同样是源自于他切身的现世生活。

梳理周春芽过去三十年的创作理路,格外突显他创作的泉源来自于感情与生活的真实性,比如:过去三十年中周春芽发生过两次都长达一年近乎于完全不能画画的停滞期,第一次是刚从德国留学之后返回家乡,接踵面对了大环境的六四天安门事件跟柏林围墙拆除、东西德统一,以及他自己第一次离婚,世事与生活的跌宕所造成的冲击,使他有一年的时间没办法创作;第二次则是他亲若家人、爱如子女的狼犬黑根病逝,他后来形容:“我父亲的早逝跟黑根的死,是我这一生最伤心的两件事。”从这句话我们或可想象这件事带给他的悲痛,也让他足足有一年因为情绪低荡而无法提笔工作。

相对于个人生活与情感跟他艺术创作状况紧密的关联性,周春芽在绘画性上面的开创与冒险,却完全是到了大破大立大胆妄为的地步,每每一出手的改变都是阔斧大刀,结果都是出人所能意料、极具戏剧性的巨大转折——返乡的困顿停滞期之后,他破茧而出之作就是“山石”、“石头”与“风景”等几个系列作品创造的高峰;当黑根进入他的生活、进入他的创作之后,他又从肌理层迭、色彩浓郁的“山石”系列,一百八十度地转为墨色、单色、颜料薄涂、画面四处留白的“黑根”与“绿狗”系列。不过,无论怎么突破、创造、还是变化,“人形”(图2.29.3a-b)永远是他每个创作阶段、每个转折中,一个举重若轻的角色。

“人形”在周春芽的作品中,视其必须而具有各种的功能角色:在最早期藏族写生的作品中,人物是藉其肌肤与服饰的色彩与质地、肌理,用来处理绘画的表现性,这时的周春芽无疑是迷醉于这些有机质所蕴含的丰饶感、生命感;在留学回国之后的沉潜停滞一段时间之后,周春芽重拾画笔开始画的,也是人形肖像,这批作品多是背景简约、色彩单纯,彷佛独立于苍茫之中的藏族肖像,比如《穿着袍子的男人》、《穿着袍子的女人》;或是人物的半身肖像,比如《女子肖像系列1号》、《留着辫子的男人》、《一个画家》;或者是化约融入背景中的裸体肉身,比如《黑色的线条红色的裸女》、《石头与裸女》等等;在这些单纯的造型与色彩当中略为变形的造像,堆栈着带着速度感的果决、厚重、笔触肯定的颜料,这种充满力度的用笔,直接转化为之后“山石”系列成功的基础。

在“山石”系列之后的“黑根”、“绿狗”、“红人”、乃至于到近年的“桃花”系列,“人形”在周春芽的作品里无论做为主、客体,都有着不可或缺关键的性,而且经常根本就是艺术家的自述体,“里面的人就是我自己”。即使是赤裸揭露情色情欲的画面,周春芽也从不避讳地承认是画中的主人翁,是他自己真实的经验与感受。

编辑:田茜

声明:该文章为99艺术网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需使用请拨打合作电话:010-51374001-807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