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的胜利——向京与林白的对话
0条评论 2013-08-15 15:45:5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图3.1.4  向京  Baby Baby  雕塑  156×50×78cm  2001年  玻璃钢着色.

向京  Baby Baby  雕塑  156×50×78cm  2001年  玻璃钢着色.

尽可能把感性的部分发扬光大

林:你在录音吗?

向:是!用这个mp3。

林:我不懂先进的东西,就是怕。

向:没关系,你是A型血,肯定是机器白痴。我爸爸、妈妈、弟弟、我丈夫、我的一些好朋友都是A型血,我太了解他们了,哈哈。

林:那你是什么?B型吗?

向:O型!

林:哦,你特像O型,我就是怕机器的。我从来都没见过mp3!第一次在你这里见这个东西。

向:我们管你这种人叫土人。

林:对啊!我是全世界最土的一个人,e-mail什么的也没有,都是撰稿让人家打印,印几份或是一个盘,用特快专递寄。宁可不在国外出书,也搞不懂国外版权什么的。

向:不可想象一个作家没有e-mail,电脑很好,还可以看碟。

林:哦,我是多少年没看过光盘了,现在家里没有DVD机。绝对夸张,没有人像我这样子,从1988年看过电影,到现在也没怎么看过电影,没怎么看过影碟。

向:真的啊?你原来不是很喜欢电影吗?

林:就是青春期看电影的那种疯狂,现在超越了,十几年没看了。

向:青春期的很多东西对人的影响是蛮大的,有时是个永远的阴影,有时是个推动器,你觉得青春期有多长?

林:其实我青春期还是比较长的。激情的东西,诗意的东西,这个那个,不是很世俗的东西。

向:我觉得我也超长,而且就是始终不愿改过来。

林:心理上很多东西还停留在青春期呢,前两天我还写了首诗,寄给朋友看。到木兰乡去,看到一家两口子在割油菜,我就跳下去帮他们割了一垅地,回来后非常高兴,就写了首诗。

向:哈……青春期后遗症。有人漫长无边的青春期永远过不去——还谈得动恋爱。

林:谈得动恋爱也是青春期的一个标志,有的人他就谈不动,年纪不大就谈不动了,很消极。

向:现在在我身边有很多小孩不相信爱情了,不谈恋爱,或者两人在一起还没怎么就想些很实惠的东西,好像两人只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特别可怕,我不能接受这种年轻人——对我来讲,青春期的很多经历和情感对我的整个创作和成长影响巨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创作题材都与青春期有关。

林:这种青春期的特征影响大啊!我之所以到现在还往前走,也说明我内心的激情还在!而且我的东西从来不是那种很成熟的,很现实的,很世俗化的,它永远有点超越现实,是你说的那种主观的客观,就这样一种东西,发自内心。

向:对我来讲,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所谓客观的东西,每个人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出不同的世界。我和你面对面坐着,其实“我”的模样,咱们彼此之间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知道。你跟一个人朝夕相处,你的丈夫、你的孩子也完全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经常会产生一种隔膜感,陌生感。我能控制的,能把握的,只有我自身以及目光所及,所以我特别想在作品里面呈现这种感受!我做的具象雕塑从视觉角度说是一种主观的具象,纯粹主观镜头,比方我把一个人的头做得比较大,就好比你让小孩画张脸,他会夸大五官,因为视觉集中在这部分,你跟人说话你会看他的眼睛,看他表情,所以我一般都会把这个部分夸大一点儿,甚至我都不管那种规范啊,比例啊,尽可能把感性的部分发扬光大。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