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江:中国抽象油画的奠基人——吴大羽
0条评论 2015-09-16 13:37:11 来源:艺术中国 

青年吴大羽
青年吴大羽

吴大羽(1903—1988)是20世纪初油画艺术引进中国的第一代留法归来的杰出教育家,是“五四”以来中华文明转型期中积极推动现代油画的先锋和开拓者,也是一位有独特创造尤其在中国抽象油画的早期探索中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巨匠。

好大的机括,漫画,载1922年5月20日,《申报》,吴待
好大的机括,漫画,载1922年5月20日,《申报》,吴待

吴大羽更是一位为艺术的梦想而赤诚于文化母体之心的艺术家,一生东西奔波,上下求索,虽志向高远,但遇世态炎凉几经碰壁,虽呕心沥血,然丹青谁知清性心,最终蛰居小楼淡泊一生,孤独终老。吴冠中在《吴大羽—被遗忘,被发现的星》中说:“他曾涉猎古今中外的哲学,探索儒、释、道的真谛,但他不是基督教徒、不是佛教徒、也非老庄门下,他只是生命的宗教徒……然而,在他逝世前多年、几十年,他早已被挤出熙攘人间,躲进小楼成一统。倔强的老师在贫病中读、画、思索。佼佼者易折,宁折,勿屈,身心只由自主。但他曾在给我的书信中说‘长耘于空漠’。”(《美术观察》杂志1996年第3期)

波释结悲欣,知君清性心。

江山若故貌,风月宇外新。

人天相接逐,天人策古今。

莫逆万千遍,谷空空足音。

余亦存馀梦,飞光嚼采韵。

东西迷岁月,啼笑醒秋春。

白内自内障,不许染丹青。

以上是吴大羽用诗句叹叙自己的一生。他潜心创作,留下150余幅油画、2000多幅小件纸本作品,这些画作均无日期、无签名,在世无人知晓,更无缘举办个人画展。1988年元旦上午11时30分,吴大羽因患肺原性心脏病与世长辞。直到纪念先生百年诞辰,2003年11月才在上海美术馆由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吴大羽油画艺术回顾展”,并在大陆发行了他的首本画册。

然而,历史会铭记虔诚为其作出不朽贡献的艺术家,艺术理论家邵大箴在《背负艺术十字架的人—纪念吴大羽先生》一文中说:“他们的名字始终和‘探索’、‘创造’联系在一起。在无穷尽的艺术探索和创造之中,他们享受着人生最大的快乐,贫穷、寂寞以至一些肉体与精神的折磨,在他们心目中的艺术天堂里显得无足轻重。他们似乎是按上帝的旨意来到人间背负艺术这座十字架的,用自己的辛劳和牺牲来唤醒社会、唤醒人民大众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家——吴大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