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工作品《夜船》(装置)。
横穿亚欧大陆、造访美洲最北端、重走切·格瓦拉的“摩托之旅”……在我省乃至国内的当代艺术圈里,何工以其多元化的创作媒介、长年在世界各地游历的经历而显得特立独行。10月24日,位于成都东湖公园内的域上和美艺术馆正式开馆,由知名评论家管郁达、域上和美艺术馆理事长邱伟策划的开馆展“何工:流放者归来”同期亮相。何工表示,作为一名“艺术知识分子”,自己的身体还有灵魂都永远“在路上”。
女儿的玩偶,被他做成艺术品
展览共展出何工2007年以来创作的50余件平面绘画和装置。尺幅巨大、颜料厚重,这是何工的绘画给人的印象。“以前在国外时,还有20多厘米厚的作品。”何工告诉记者,国产颜料不易干透,表面也容易龟裂,因此这批作品画得“薄一些”,同时也方便明年运输至德国展出。
记者看到,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材料,都被何工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其中几件用塑料人偶制成的装置,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拍照留念。何工告诉记者,“以前在美国生活时,我给女儿买过很多玩具,女儿长大后丢掉觉得很可惜,我就把它们带回国内,又在义乌买了些玩具,做成了这些作品。”
放置在玻璃展柜中的几块茶砖,描绘了不少嬉皮文化的图案。何工居住在美国时,对上世纪60年代的嬉皮文化情有独钟,因其倡导用温和的“逃避”、“离开”等方式表达对社会的关切。在何工看来,茶砖贴近农业、土地、生长这些比较自然的概念,恰好与嬉皮文化的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来,何工尝试在干牛粪上作画,其中部分作品也出现在此次展览中。“2006年,我到康定师专(四川民族学院前身)支教半年,发现藏族同胞用干牛粪做燃料甚至入药,跟‘肮脏’这些概念完全扯不上关系。”回到成都后,他特意托人运回一些牛粪,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重走格瓦拉之路
在何工60年的人生中,类似“康定支教”的经历难以胜数。何工1986年首次出国,前往美国富兰滋大学作访问学者,后又定居国外从事创作数十年,直至本世纪初才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任教。令人惊叹的,是1994年至1995年,他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项目,用大半年时间穿越中亚、西亚最后抵达欧洲,后又独自造访位于北极圈内的阿拉斯加最北端。“吸引我上路的是一种人文情怀,跟旅游没有多大的关系。”
2009年一天,何工给学生上课,播放描写切·格瓦拉和好友环游南美洲过程的电影《摩托日记》。备课过程中,他发现他们出发日期是1951年12月29日,两年之后正是此次旅行60周年,“重走”的想法一下子跳了出来。2011年12月29日,何工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上路。
重走的过程是艰辛的,光为了吉普车入关,何工就往阿根廷海关打了100多个电话,最后还是只有放弃,于是他的主要旅行方式包括了租车、骑摩托车、公共汽车、长途客车、顺风车等。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自动取款机取款,何工被人拍了一下肩膀,等他转回身信用卡已经被换,损失近千美元。2012年2月15日,最终到达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沿着切·格瓦拉当年的足迹走完了全程。
何工表示,游历让自己保持了艺术家的好奇心甚至童心,以及对异域文化强烈的兴趣。“这些经历让我学会去关心别人,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对灾难表达悲悯,并且以‘艺术知识分子’的立场,将这些思考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