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炼:米兰最后的悬念—达芬奇有没有晚餐? 2011-03-08 11:11:27 来源:段炼的博客 作者:段炼 点击:
西方文化的关键词是追寻,西方人的热情在于追寻未知;中国文化的关键词是守护,中国人的热情在于守护已知。西方人寻而不得,便无所守,所以只能不断求新,前些年的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便是求新之见证。

 

言及追寻,需要有内心的精神意象作为追寻的目标。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宗教绘画里作为背景的风景,便暗含这超越尘世的精神意象,英文称之为visionary landscape。在17世纪的法国风景画中,这精神意象不再是宗教叙事的背景,一变而为前台主角,这意象成为西方风景画的主流,直到19世纪中后期印象派出现。中国的古代山水画也是一种精神意象,而非如实的风景写真。北宋范宽之《溪山行旅图》的英雄主义和儒家正统思想,以及郭熙《早春图》的阴阳气韵与道家精神,还有元人倪瓒之太湖风景的遗世独立,无不体现着这样的精神意象。关于这意象,早在初唐时期,诗人王昌龄就提出了三境概念,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层层递进,最终达于三境合一的境界。这是中西文化的精神相通处。

 

科莫湖之风景的精神意象,与我见惯了的北美纯天然风景很不同。二者相较,欧洲的自然风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看似尘世景致,实则超越了凡间景象。北美的湖边,多半是天然林木,而阿尔卑斯山下的湖边,在天然林木中,沿岸处处有小村小镇,其天际线通常由教堂的钟楼划出。钟楼的尖塔高高低低起伏在湖边山坡的森林里,远远近近的教堂晚钟之声,沉郁雄浑,具有穿透力,在暮色和炊烟里遥相呼应,将我这样的看客带入中世纪的精神世界,用想象去追寻宗教艺术的精神。

 

我在加拿大和美国居住了20年,对北美的慢慢长冬和无尽白雪早已厌倦,雪景能让我崩溃。但是,当我在米兰下了飞机,看见机场外横垣着的阿尔卑斯茫茫雪山,那美感竟让我心动。我喜欢理性分析,便自问自答:为什么不喜欢北美大雪,却喜欢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因为在北美,我处身于茫茫雪原,冬日的抑郁和生活的不便,都与白雪分不开。相反,阿尔比斯山下春意盎然,我在春天的绿色里遥望远山顶上的雪峰,那白雪只可远观,不会妨碍我的生活,于是距离造就了美感。想到此,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喜欢塞冈提尼的画,因为他画的恰是阿尔卑斯雪峰下的春天,是春天里明亮而温暖的阳光。我相信,塞冈提尼所画的,正是这位艺术家对阳光的追寻,其中暗含着雪莱的诗意: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幸运的是,我在米兰现代美术馆看到了不少塞冈提尼的真迹,使三年前游意大利时留下的遗憾如愿以偿。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