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的现代——'85美术运动与现代主义式微
0条评论 2009-10-08 13:53:40 来源:99艺术网 吕澎 

\

王焕青  《正月_快乐的北方》  1985年  布上油画  150×150cm


  ’85哲学思潮


  1985年,不论是社会科学界、文学界,还是艺术界,“观念更新”成了人们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迫切任务。《美术思潮》1986年第2期上刊登的署名磬年的文章《’85——新的危机》,总结性地谈到了“观念更新”在当时的情况:
中国社会今天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道德情操,尤其是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参照系统,它迫使人们一再进行开拓与反思,对多年来我们习惯地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重新审视与估价,而对开放后所面临的世界进行严肃的评判与选择。这种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的社会意识不能不从它最积极、最活跃的表象——艺术中反映出来。


  的确,中国的艺术家们面临了一个复杂的现实。过去的偶像和天经地义的事物的溃败,道德、价值的转换和变革,外部世界多姿多彩的撞入,自我解放和个性化潮流的诱惑,这一切都在短短数年内同时呈现于艺术家面前。旧有秩序的破产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去寻找精神的支撑与归宿,寻找自我和艺术的落脚点,但在一个本身动荡不安、一切都在变化的现实中找到支撑和基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还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供艺术家们选择。这就是把眼光转向国外,转向那些刚刚从英文、德文、法文翻译过来的众多书籍,转向那些与“观念”和“观念更新”有关的哲学文学。也许没有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的艺术家们,像1985—1986年间的中国现代艺术家那样热衷于外来哲学著作、外来的思辨性的论证和描述文学了。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  根据一次不完全的抽样调查,在全国主要艺术群体的成员中,当他们被问及“你最近喜爱看的书”时,他们的回答是:生物学、哲学、东方传统思想、西方现代美学理论、艺术理论。而在这当中,喜欢哲学/社会科学的人占40%。在艺术家们的阅读书目中,既包括了尼采和柏格森等人强调直觉与生命力的读物,也包括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梦和潜意识的论著,甚至包括诸如罗素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这一类哲学家艰涩难读的书本。此外,存在主义、东方禅宗、道教、佛教,也是艺术家热衷于阅读和发表评论的题目。不管艺术家们是否真正读懂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或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的关于“存在”或“亲在”的论述,不管对于他们所喜爱的思想的选择是否盲目,在’85、’86期间,艺术家们的确在为自己和自己的艺术寻找基点和价值时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事实上,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里明显甚至露骨地表达了自己对某种理念的思索或热爱,以致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画家想当半个哲学家”。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