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耳边又隐隐听到另外一种反对的声音:某个术语能否普及开来,是一个社会选择的过程,就算它不够准确,但大伙儿都那么用,就自有它的道理,不是靠哪个人能规范的。我承认社会选择的力量,这方面的例子不少,远有发明世界语并欲将其推向全球的柴门霍夫,近有大力主张用“光孔”取代“光圈”、用“光门”取代“快门”的谢汉俊先生,社会经过时间积累对语言的自然选择压倒了他们一厢情愿式的努力。然而,问题还有另外一方面,那就是国家对本国语言的规范,包括对各学科各领域相关术语的规范,这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制定语言政策时的应有之义。摄影术语的规范当然不是靠我个人能够完成的,也不应该这样。国家权威机构应该尽早组织人力,注重语料库的建设,广泛听取意见,编出一部令人信服的《英汉摄影术语词典》。这是我的期望和呼吁。
目前国内公认最好的英汉词典是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收词丰富,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但从本质上讲它毕竟只是供一般英语学习者使用的双语词典,在专业词汇的收入量和译法的准确性方面难免要打折扣,从我抽看的一些摄影术语的词条来看,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如将photojournalism译为“摄影新闻(工作),摄影图片报道”,将photo essay译为“摄影小品;图文并茂的作品”。一部专业性强的双语词典实在是非常必要!尤其在今天,数字技术发展迅猛,体现在摄影领域的英语新词层出不穷,大量词汇被不断赋予新义,能否编撰出这样一部词典,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某一学科领域学科建构的成熟程度。
摄影界不是没有做过努力,早在1992年就由中国摄影出版社翻译出版了《ICP摄影百科全书》,译者都是国内一时之选,从选题到定稿前后历时五年,直到今天仍然堪称在大陆出版的最权威的摄影百科全书。它的价值有目共睹,不过由于出版较早,一些词条的译名显得陈旧,不合目前的使用习惯,还有些词条在译法上仍有进一步推敲的必要(这也是现存不多的几种小型摄影工具书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曾经随手记下过一些“问题词条”,下面是我按照英文字母顺序开出的“清单”(依据1995年第2版)。
Atget(阿特盖特):也有人称呼这位法国摄影师为“阿杰特”,两种译法中最后这个“特”音都属于“无中生有”。按照英语的发音规则去翻译法语人名是业内的普遍问题,该书中将Eugène Atget译成“尤金-阿特盖特”就是一个例子,规范的译法是“欧仁-阿特热”。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