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山水画风可以分早、晚两个时期,如陆俨少在《自叙》中所说:“在六十年代以前,我的画风较为缜密、灵气 外露;七十年代以后,日趋浑厚老辣,风格一变。”《秋水渔舟图》作于1960年,具有其早期画风中的缜密娟秀。图中丰富多变的墨与色,似春意盎然,勃勃有生机;柔隽长线, 笔笔飘动而又沉稳;空旷明净,抒情灵动,既显示出其娴熟而灵变的师古功底,又体现了其参酌写生而产生的新画法。
陆俨少(1909~1993)水木明瑟图
设色纸本手卷1988年作引首:22.5×82cm画心:22.5×136.5cm题跋:23×495cm
出版:《陆俨少画集(续编)》P278-279,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说明:王伯敏旧藏。陈佩秋、瞿谷量题签。陈佩秋、孔仲起、王伯敏、陆亨题跋。
《水木明瑟图》则为陆俨少于1988年所作设色纸本长卷。其自题水木明瑟,实则云山苍翠,木石清华。图写二老于茅屋中对坐,仿佛画者欲置身于山林中。其笔墨老辣而醒目,浑然而爽利,间或带有些稚拙。繁密点厾与各色墨块构 成大的块面以突出主题,这种浓墨重笔的写意将豪迈挥洒的山峦树石与工细勾勒的云水巧妙地结合起来,粗细相间,动静刚柔工写相辅相成,互动互补,表现为对比强烈节奏明快 的现代中国山水画风格。这种强调大疏大密的结构组合,以及着力画面整体气势的笔墨构成,趋向线面的排比互衬,使得其画中山峦、丛树都以有意识的层层积迭以取势,群峰奔 腾,峥嵘崔嵬朝着一个方向斜倾——形成了一般排山倒海的雄浑气势。笔墨的铺陈力求精练,以骨线为主体,趋向更符号化、装饰化;水墨装饰,尤其是留白、墨块创新符号的普 遍运用,则形成了独具“陆氏云水”的形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