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平的那些日子里,黄宾虹自称为其“脱化期”,自觉笔墨时时变易。时势给了黄宾虹逾十年 的不自由和郁闷,但黄宾虹却用这十年时间来融合思考与积累,又很从容。十年间,相伴他的是历年积累起来的写生、临古画稿。《蜀游峨眉山水册》即是其蜀游十年之后,于七十九岁,尚在北平期间始稿,却越十年,八十九岁,南归居于杭州以后才终稿。此册虽尺寸小巧,却尽揽其从“脱化”到“成仙”各时期之代表面貌,令人如同亲历其“平、留、圆、重、变”五种笔法与“浓、淡、破、泼、积、焦、宿”七种墨法之实验的十年心路历程。吴湖帆、张大千和谢稚柳等画家,则上追宋元,在图式上一反大写意雄阔奇肆,越过了海派前期的大写意画风而另僻蹊径,多清雅富丽,传达中正冲和的古典精神。作为晚清名重一时的吴大澄的嗣孙,吴湖帆家藏极富,稀世珍品闻名全国;他自幼浸淫于古书画之中,精于鉴赏与临摹,能融诸家而自出手眼。其习画从“四王”、董其昌入手,踪及赵孟俯、王蒙、吴仲圭、巨然、郭熙诸大师,博取众长,自成面目。其书法精于行楷,初由戴熙、董其昌入手,继而师法赵佶瘦金体,后摹米芾。晚年喜作草书,参祝允明法,气势俊发。其画风缜丽丰腴、清隽明润;青绿山水有逾古人,烟云渲染,有氤氲缥渺、泉石浩荡之致;写竹潇洒劲爽,得赵孟俯、王蒙风姿;画没骨荷花,婀娜绰约,创有新格。除却其女弟子童月莲上款的书画系列之一《浙东小景》之外,吴湖帆尚有 两件风格相近的没骨荷花图尤值得关注:一件为设色纸本立轴《凌波微步图》,另一件则为与冯超然、吴征、赵叔孺合作的四条屏《山水•花卉•人物•马》中的《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一屏。作为海上名家的合力之作,各自都是拿出看家本领,吴湖帆以荷花应对,可见其对此设色清新雅逸,而具有现代感的没骨荷花新格颇为自得。
面对当时画坛中一味 “恣肆、野逸、泼辣”的笔墨之风,吴湖帆曾秘而不宣的感叹:石涛的画“后学者风靡从之,坠入魔道,不可问矣”。然而他的至交张大千这位奇才,反倒是从石涛开始其艺术征 程的。其作品几乎从27岁在上海首次举办个展开始,便风靡艺术市场。当然他并未束步于石涛,而是从石涛、石溪入手,上溯唐宋元明诸家,博采众长,以致人物、走兽、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工笔、写意无不擅长,丹青、水墨无不精妙。可谓元赵孟俯后第一人。
吴湖帆(1894~1968)凌波微步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44年作 94.5×45.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