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世界可曾真识君 2013-05-03 11:45:05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凡子
艺术年表脉络清晰详尽;存世画作量多而美;各家评述与论文专著随时可读;不同时代版本的画册应有尽有。有机构专门研究林风眠的作品与思想;他倜傥青年时任职院长与倾付心血的杭州国立艺专,即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至今屹立西子湖畔,早已是无数莘莘艺术学子梦想考入的一等美术学院。

林风眠不仅画好,对古典诗词也极其偏好,十六七岁的少年,通读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及唐诗宋词,又自发地与好友林文铮一起组建诗社,在学习玩耍之余,好继续探讨他们热爱的诗词歌赋。

上世纪二十年代是民国初年,民风活跃,对外久闭的国门打开一条门缝。那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旨组办得有一个勤工俭学会,提倡与支持年轻人出国见识世界。当林风眠从同窗好友林文铮处获知有机会去法国读书时,便毫不犹豫与林文铮等大批青年一起,从上海前往巴黎,做勤工俭学的学子去了。此年的林风眠,是在他青春年华的十九岁。

当时信仰共产主义的英俊青年周恩来,于林风眠到达法国的次年,也踏上了去法国勤工俭学的道路,二人在巴黎相识并成了朋友。只是,他们一个是为了美的艺术而去,一个是为了追求信仰的乌托邦主义而去。

林风眠去法国之前,已从老师梁伯聪(1871-1945)那里得到较好的思想与美学启蒙,事实上,他去艺术之都巴黎学习的念头,最初也是梁伯聪在他心里播下的种子,开放的留学之风,正好成全了他的梦想。

为了急切了解眼前这个多彩的艺术世界,林风眠一到巴黎便苦攻法语,不久即考上法国国立第戎美术学院及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之后尚与数位中国同学一道,受同乡熊君锐的邀请,游学德国近一年。

他总共在法国学习了五年,这五年,他吸收的营养与得到的见识,他从西方哲学与美学思想中所受到的影响,他在看到印象派、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所受到的震撼,以及他在法国老师的指导下真正拥有了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眼光上,都决定了他一生艺术思考与实践的大走向。

看林风眠年轻时的照片,会发现那是一付“敏者相、不可隐”的后生可畏的容貌,眉宇间虽锁了一点小小的忧伤,却五官出挑,面善而眼神炯炯,竟是非常好看的青年。其神情尤其坚毅,是一付打定了主意要怀疑世界、不轻易与之言和的姿态。

确实,二十五岁左右的林风眠,思想上的艺术人生框架已理性地构建完成。通过观望欧洲的现代艺术,与自己创作的作品数次参加展览获得的肯定,他更加了解了自己身上那个令他受用的小秘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当时与他交好的周恩来,曾劝说他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不过林风眠信仰的是艺术,不是政治上的某个主义,所以他拒绝了。

艺术与政治不能殊途同归,他要走的,是他自己最有认知也最有感觉的那条道路。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