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世界可曾真识君 2013-05-03 11:45:05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凡子
艺术年表脉络清晰详尽;存世画作量多而美;各家评述与论文专著随时可读;不同时代版本的画册应有尽有。有机构专门研究林风眠的作品与思想;他倜傥青年时任职院长与倾付心血的杭州国立艺专,即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至今屹立西子湖畔,早已是无数莘莘艺术学子梦想考入的一等美术学院。

谈到林风眠,不能不提到从一开始就站在他背后,或者说是站在当时所有有为青年背后作坚强后盾的蔡元培先生(1868-1940)。

这位民国年间最受人景仰的教育大家,是中国一等一的智慧伯乐。他的仁慈愿望——良好的教育塑造良好的个人,良好的个人成就良好的社会——几乎可说是他一生念兹在兹、并为之努力的最深情的理想。

林风眠出国是在蔡先生思想的引领下,当他在读书的第四年携作品参加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时,他与蔡先生又有了一次惊喜的重逢。

蔡元培不仅有出色的头脑,尚有一双敏锐的艺术之眼。当时这参展的许多中国画家中,就有后来赫赫有名的徐悲鸿与方君璧等写实派画家,不过蔡先生惟独对林风眠的作品情有独钟,认为他的作品有一种冷静的野性与生气,不受“东西之说”的拘束,作品背后蕴含的思想性高出其他中国学生好大一截,这很令他吃惊。

为表示对林风眠才华的欣赏,展览座谈会之后,蔡元培去林风眠的公寓探视了他,二人就此结下深厚的友情。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林风眠在结束学习返回上海之时,蔡元培会向教育部鼎力推荐这个二十六岁的青年,将他聘作了北平艺术专门学校的校长。

当然,林风眠的走马上任也并不是蔡元培一家之言的结果。在林风眠还没回国时,早于他从法国回来的同学们已在口口相传林风眠的才华,他的当选,是无记名投票、众望所归的结果。

蔡元培伯乐般的慧眼,以及学生们未曾蒙面就产生的信任与看重,林风眠果然一点儿没辜负他们。

从1926年到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前的这十年间,林风眠以极其开放的艺术教育方式与展翅飞翔的艺术创造力,继往开来地实践着蔡元培先生提倡的“学术”与“自由”之风。

他聘请法国老师克罗多教授到学校教授西方油画,请民间的齐白石来给学生们讲中国水墨,请新文化运动作家周作人、郁达夫来讲文学,竭尽他新办学理念的能想之所想。

这十年间,尽管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次年就因高调发起“北京艺术大会”而引起军阀怀疑其内部有共产党,从而导致林风眠失去教职,但很快,在蔡元培的提议与协助下,林风眠与一帮美术同行又在杭州西湖边上成立了杭州国立艺术院——即杭州美术学院的前身——林风眠继续担任院长与教授,继续开创他的美术教育大业。

作画家的意义是成就单独的一个自我,而作院长的意义,则是成就一个学院与大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艺术学生。今天我们很难想像,如果没有当初林风眠这些先辈们立门户、创美院、教美育,怎么会有今天那些耳熟能详、享誉中外的艺术大家如潘天寿、李苦禅、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当初,他们只是学校里怀一腔热情想把自己的艺术理想教授给学生的年轻先生,和初生牛犊般的可爱学生。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