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西泠春拍——中国古代书画精品 2012-06-29 17:21:5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雷平 点击:
2012西泠春拍中国古代书画的精品,是从明洪武至崇祯年间,全国各地仕宦、进士及文人隐士,计五十余人为古肥张氏家族所写的咏颂诗文、传记、族谱题跋真迹。

杭州金农比郑簠晚生六十年,郑簠所独立倡导和影响的清初隶书书坛已经苏醒,当然,金农也不会不受其影响,作为“扬州八怪”一杰的金农,画怪、书怪,性格更怪,由他孤傲不群的怪性格,更不会步人后尘而安于平淡,他也像郑簠那样,在隶书的领域中开始超越,超越时风,超越郑簠,直追前贤,逐渐创造出自己特别的隶书风格。以其自己的话来说,即:“耻向书家作奴婢”,终于成为清代中叶碑学三鼎足之一。
 

 

金农的隶书冠绝一时,包世臣《艺舟双楫》列其隶书于逸品上。以竹庐先生黄震为上款人的《隶书七言联》,灵润流畅、横画与捺画皆宽平,起笔、收笔处又着意直切成形;直画则细挺,长撇和勾画等细劲锋利;短撇则侧笔饱满,尖锐出锋,但其字外形尚为方形兼有扁状。而《隶书集毛诗》则进一步将字形立起来直立起来,为长方形,有的字甚至十分修长,而其行距紧、字距宽仍为原法。在用笔上的变化,表现于在扁平方切中更求浑厚,横画间平行时不厌其紧密,造成浓重的“黑”的块面,而使字中笔划间的空隙(白)显得十分珍贵,并与字与字间的大块面的“白”形成强烈对比。此外,他又以细长而尖锐的撇、勾笔划的形态,以及各种点画起笔落锋处和收笔出锋处的尖利笔锋出入形态,在其中起着变化与提神的妙用,再加上其浓墨厚重的用墨法,从而造就了完美而独特的冬心“漆书”风格。此种笔法,得力于《国山》《天发神谶》两碑,截毫端而作字,字法奇古,其风骨神韵,钝崛峻整,刚健清新。粗看似粗俗简单,无章法笔意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剔除细节,直取磅礴气韵,恢宏奇雄的气势,深朴古拙的金石趣,都融合在黑、厚、重的格调之中,非有惊人胆魄者焉能为之。
 

金农(1687~1763)隶书 集毛诗

金农(1687~1763)隶书 集毛诗
纸本 立轴 1755年作 106.5×49cm
说明:蔡晨笙旧藏,向迪琮题跋。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