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一生仅五十六年光阴,但其在学术与艺术方面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他的成就尤表现在其书、画、篆刻上。其画擅写意花卉,兼及山水、人物,或双勾、或没骨,或重彩、或纯墨,随意变通,用笔兼用篆、隶、北碑法,颇多新法异态。篆刻更为邓石如之后的又一高峰,其借鉴、取法之广,几乎包括所有当时能见到的周、泰、汉、魏、六朝南北各种刻铸铭文,对清末及民国篆刻艺术的空前兴盛有开启之功。其书法则并擅真、行、篆、隶,均自立一体,有独特的笔法与意趣,为碑学书家中最富有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一位大师。
赵之谦的篆、隶、行(包括行草)三体皆是以其真书笔法——从北碑中锤炼出的笔法而为,故而形成了其篆、隶和行书风格的基本特征。这一新创,在之前则没有先例。其北碑笔法本含有隶意,而他变为具有自我风格特征的真书笔法,再反过来以此法作隶书、篆书,创造出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篆书、隶书风格。而用以作行草,又造就了独特的行草体形与用笔运动节律,北碑笔法成为其“一以贯之”的个性笔法。观其为云泉三兄姻大人所书的《行书七言联》,用笔浑厚苍劲、方中寓圆;而结体横势生态、直折圆转、俯仰敛纵,变化不可端倪,章法则忽疏忽密、错综参差,富于随意之趣,令人叹服。北碑行书,以金冬心为初试,到了赵之谦手中可谓变法成功。而其行草能作大字,气势磅礴,又非金农所能。北碑行书从此则自成系统,它打破了向来行草书为帖学所垄断的局面,开辟了一个新的行草世界。
赵之谦(1829~1884)行书 七言联
洒金纸本 对联
125×30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