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着这一强音的曲调,本次春拍的“古代书画”的高潮也将在“明末清初”这一板块出现。我们除了将推出陈洪绶的《芝僊祝寿图》,八大山人的《荷花翠鸟图》;更为难得的是,我们还征集到了黄道周1644年所作的楷书手卷《曹思远推府文治论》。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已自缢于煤山,清兵亦已入关;黄道周是年中秋节所书此论,未久即自请北上抗清,恐怕此后亦无闲暇再书如此楷书长卷了。此卷不仅名载书史,于明史研究亦有重要价值。前上海文史馆馆员、收藏大家朱孔阳先生曾于抗战前收得此书,1938年因抗战困难期间将此书出让于沪上知名收藏家闸北电厂董事长孙煜峰先生。也是在此时,孙先生请沪上知名书画鉴定大家吴湖帆、王同愈、沈维贤分别题签、引首、题跋。因朱孔阳先生对此书一直念念不忘,后来就以黄道周的两方名砚将其再次换回;文革期间又曾遭抄家,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又归还至朱家。
明末清初的艺坛,不仅书法家们标新立异,掀起了一场张扬个性的艺术运动,绘画也出现了由写实走向写意,进而走向个性化和抽象化的表现。艺术家们笔下所呈现出的多元化表现手法以及从中流露出的颓废狂肆情绪,却正是那个标榜个性解放思潮和正处于旧王朝崩溃的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普遍复杂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在这一急剧的社会大动荡中,倪元路自杀;黄道周被俘不屈而死;陈洪绶一度入寺为僧;王铎仕清成为贰臣;另有一大批文人隐居不仕、以遗民自居,例如傅山、徐枋等人。
陈洪绶(1598~1652)芝僊祝寿图
设色 绫本
立轴129×52cm
八大山人(1626~1705)荷花翠鸟图
水墨 纸本立轴121×66cm
出版:《八大山人画谱》,日本聚乐社,昭和十五年(1941年)。
说明:清李佐贤、徐恕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