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艺术吗?! —— 一个质量考核 2011-06-28 13:27:16 来源:译言网 作者:汉诺-浩特伯格 点击: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产生过这么多艺术品,有这么多新开张的艺术馆、画廊,观众如潮。艺术市场上的艺术品价格在暴涨的同时,困惑也在增长:现今我们如何判定,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样的艺术批评还能算数?

很多收藏家对这种购买与销售、再次销售、盈利、损失、投机、估算还有感觉之间的转换游戏并不陌生,他们都在股票和证券市场里学会了这种游戏,又在艺术品市场上孜孜不倦地不断练习这种游戏。要是绘画和雕塑的价值也像国家债券一样可以准确估算,并且如银行承诺的那样:“不但利息高,而且稳定性也高”,这些年兴起的艺术博览会和拍卖会就不会给人带来这种强烈的陶醉感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正是这种对巨额盈利的期盼让神圣无比的艺术下凡到了人间。人们曾经对艺术诚惶诚恐,以为那是只有鉴赏行家才有发言权的领域。而现在,这样的情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艺术家现在也不再是遥不可及、无法理解的神秘角色。很多企业家甚至在艺术家身上看到了伟大的商人的影子。

 

译者注:

 

<1> 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生于1965年6月7日,是新一代英国艺术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导了90年代的英国艺术发展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他对生物有机体的有限性十分感兴趣。他把动物尸体浸泡在甲醛溶液里的系列作品Natural History(自然历史)有极高的知名度。他的标志性作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The physical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就是一条用甲醛保存在玻璃柜里面的18英尺长的虎鲨。(《生者对死者的无动于衷》是wiki百科上的翻译,不知道这个翻译怎么来的,译者倒觉得字面意思“生者对死者的生理无能的想象”更能传达艺术品想传达的感觉,只是对“Physical Impossibility”的译法还不是很满意,请读者提建议。德语是“die physische Unmöglichkeit”,图片旁边有德语全称。)

 

<2> 非书中配图,而是译者从互联网上找来的图片。以后此类图片都标注为“(译者附)”

 

本书目录

 

批量生产代替经典:艺术将成为一段繁荣的历史。

 

第一章 市场的力量如何改变了艺术

 

第一节 疯狂采购:被博览会激发的激情

 

第二节 拍卖会让货币价值变成艺术价值

 

第三节 画廊释放了市场,又对其产生限制

 

第四节 关于大搜藏家的搜罗和收藏成瘾

 

第五节 为什么博物馆变成了集市

 

第六节 艺术批评家的评论怎么会变得如此谎话连篇

 

第七节 被解放的市场以及艺术家的新的枷锁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