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of Stories----An interview with Rafael Mahdavi 2009-10-28 10:44:2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2009年10月25日,普利策奖得主、现代传播集团编辑总监、著名摄影家刘香成先生于北京朝阳区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为其由最新出版的中文版摄影集《中国:1976—1983》举行了盛大的新书发布会。

  序言一

 

  历史与摄影 陈丹青

 

  在有关中国现代历史的影像中,目击政权变更的照片,并成为经典,我想,谁能与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49年京沪之行相比拟?当然,他是布列松。但如他的名言“决定性瞬间”所揭示的真理,倘若错过1949这一决定性年份,他在北京的摄影——就像他去过莫斯科或东京那样——恐怕就缺了一份无可褫夺的历史价值。

 

  人与历史的遭遇,历史不知道,人也未必知道。临近解放前夕,当国民政府为布列松签发四十天入境签证时,想必不清楚他在西方的大名,更想不到这个人的锐眼将如何见证国共两党的决定性胜败。六十年过去了,海峡两岸似乎均无意出版布列松这本中国影像专集,上世纪九十年代,欧洲人倒是出版了,封面是上海街头庆祝解放的大游行。即便长寿而多产如布列松,这份影像档案也称无可替代:在他毕生摄异国的大量作品中,往往是某一国家有幸遭遇这位摄影大师,但在1949年,我相信,是他有幸邂逅了巨变的中国,一如那一年之于中国历史的决定性。

 

  1976年,本书作者刘香成以《时代》周刊美籍华裔记者的身份进入广州,1978年北上京城,1984年离开。这期间,他与布列松一样,没有辜负历史的幸运。但是当年的中国人,连刘香成自己,并不知道被称为“第二次解放”的1976年及此后启动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年份,将成全这位西方记者最重要的作品,而这批摄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照片,为中国的历史关头留下了确凿而丰富的见证。

 

  自1949年到1975年,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的友好人士数度来到中国,走访各地,拍摄新中国的照片和电影。日后流传西方——伊文思(Joris Ivens)于五十年代初即拍摄了苏南乡村土地革命的动人纪录片,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中国》(Chung Kuo - Cina)则是目击“文革”日常百态的唯一影像作品——但这些作品展示的是毛在世的年代,是在西方左翼人士眼中的新国家与理想社会:宁静、质朴、恒定,望不见终结。而刘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举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泽东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我真想知道,但凡活在1949年的中国而葆蓄记忆的人,亦即我们的父辈与祖父辈,过了三十多年看见布列松镜头下的京沪,会触发怎样的感念?而我活在1976年的中国,正当年轻,如今完整看到刘香成这些照片,也竟倏忽过去三十多年。在布列松与刘香成目击中国二度“解放”的两组作品中,一切已成为绝版的历史:并非仅指照片本身,而是照片中的国家事件与社会形态均被历史吞噬,不可能重演了——1949年春,我的父亲在上海街头目击解放军入城,并在日后改建为人民广场的跑马场聆听新任上海市长陈毅作报告,当其时,父亲哪里知道有位法国摄影家在场;而1976年深秋,我在王府井美院听取星星画展成员的讲演,又岂知几天后有位美国记者混在星星成员游行队列中,一直跟到北京市政府门前的台阶上,从马德升身后拍摄了密密麻麻围观的人。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