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李小倩发言 2009-10-28 10:44:2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2009年10月25日,普利策奖得主、现代传播集团编辑总监、著名摄影家刘香成先生于北京朝阳区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为其由最新出版的中文版摄影集《中国:1976—1983》举行了盛大的新书发布会。

  序言二

 

  以人为本用影像解读历史

  (英)凯伦·史密斯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如果被问及为何要突然断绝跟美联社长达16年的工作因缘,刘香成通常的回答是因为自己“同情心疲乏”。可是,如果你再仔细观察一下他之后全身心投入所做的事情——1995年在香港创刊《中》月刊杂志,堪与《名利场》(Vanity Fair)相比肩——你就会发现:他依然鲜活地保持着对社会中人的兴趣,热情丝毫不减。从1986年到1994年,在为美联社工作的这些年里,刘香成走遍了世界所有战乱或是充满战乱的地方,比如印度的旁遮普邦、斯里兰卡、前苏联的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地区,或是阿富汗。而现在,他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去重现那些曾经在他眼前展开的无谓死亡和肆意破坏。

 

  像他这样的人,天天都站在突发新闻事件的最前沿,亲眼目睹历史事件的发生,泰然面对命悬一线的生死危机。他们还能坚守“人性本善”的信念吗?似乎不容易——即使他们回到了被战地记者们称之为“家”的、更安全的、“正常”的城市里。那我们为何又能坚守这个信念呢?每天躲在安乐窝里,能够读到、看到和听到的现实,无非是那些早已被新闻编辑们删改得面目全非的、避重就轻的新闻报道;同时,这些新闻报道也因受低俗的娱乐节目的干扰,变得更加不真实。即便置战争和叛乱于不顾,日常的现实生活就足以让我们对人类的社会缺乏信心了。刘香成却觉得并非如此——长达16年、不分日夜的美联社摄影工作,以及90年代中后期他再次爆发出来的个人才能和热情,足以说明一切。从1978至1983年间他在中国拍摄的新闻照片,到最近拍摄的反映中国当代优秀艺术家风采的系列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始终贯穿他职业生涯的追求:从他70年代末期开始在中国工作起,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都是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他的作品充满张力,会说话,以最自然的方式讲述新闻。为说明中国在毛泽东逝世后正走向一个新的未来,他引用了1980年拍摄的一张照片:一个修鞋匠在他破烂不堪的街边小店里大口吃午饭,头上正好悬着一幅毛泽东像。“他无法告诉你为什么那店里有毛泽东像,”刘解释说,“但这个景象说明,在那个时代,政治对中国人的影响——影响到他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再后来他将镜头对准了印度和韩国的人民,以及1989—1993年间的俄罗斯人。1992年,刘香成和他的团队因为一张照片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普利策奖:这张照片的历史背景是前苏联匮乏的食物配给、国家建设的迟缓、地区冲突的延续,以及分裂分子不断制造的暴乱。整个疲惫不堪的超级大国终于在1991年的圣诞节土崩瓦解。而刘获奖的照片,正好记录下了那个国家解体的瞬间。

 

  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里,刘香成总是在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时间获得了各种成功。获得普利策奖则是他这些年来最大的成功。获奖之后,刘香成觉得,应该是时候再往前走了,但是往哪里走呢?去做什么呢?经过一番波折,大约一年之后,刘香成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香港,决定成立一家新的出版企业,就叫“中”。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